
12月22日消息 很难想象,没强劲的制造业,我国如何已完成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。十二五是我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,制造业兴则中国昌,制造业强则中国强劲。我们深信,制造业终将充分发挥其国民经济的中轴核心作用,引导和支撑中国经济构建转型升级。
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历史来看,一国的制造业焦点总是从轻纺工业升级到原材料工业,进而升级到加工制造业。后起国的工业基本上遵循从进口倚赖到进口替代,进而南北国际市场的发展路径,其中产业政策起着了十分关键的引领推展起到。中国生产升级是历史的必定。一批公司将迎合历史规律脱颖而出,跨步发展,引导潮流。
投资者不应如何寻找这些公司,共享中国生产升级呢?我们指出,目标公司不应符合四个条件:国家政策反对、市场潜力大、技术创新能力强劲、估值水平较低。 政策驱动力 "十二五"规划建议针对我国制造业大而较强的问题,明确指出了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:第一,改建提高传统制造业,重点领域有先进设备装备制造业、原材料工业、消费品工业,以及基础工艺、基础材料、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领域。第二,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,还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、生物、高端装备生产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行业。第三,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是水电、核电、智能电网、油气管网、较慢铁路网、高速公路网等。
第四,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,重点领域是三网融合、物联网、电子政务网络、基础信息网络建设。 我们辨别,2011年财政投资将是确保经济稳定较慢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,因而也是制造业发展的最重要发动机。
有两个领域有一点寄予厚望: 一是与节能环保涉及的投资领域,如高铁、核电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车、化工新材料等行业; 二是与培育消费市场需求增长点涉及的投资领域,如三网融合、物联网涉及的光通信行业。
本文来源:kaiyun-www.dzypjj.com